華語部

人生道路遇見神(路加福音24:13-27)

證道:蘇桂村牧師

※前言:耶穌基督不僅是掌管歷史、改變歷史的主, 也是    從死裡復活, 向人顯現的主, 我們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與祂不期而遇….。

  1. 遇見主是什麼意思?

  2. 聖經上有明文的應許和案例嗎?

  3. 遇見主的事是罕有或常有的經歷?

  4. 主讓我們遇見, 其目的何在?

  5. 在遇見主的事上, 我們該有怎樣的態度與反應?

 ※結論:主向我們的意念何等寶貴, 其數何等眾多(詩      139:17)。主呼召我們尋求祂的面, 願我們能向主說:「耶和華啊!祢的面我正要尋求。」(詩27:8)

※小組討論問題:

  1. 在你的人生中,是否有遇見神的經歷?試分享之。

  2. 請你試著分享在經歷神的事上,曾遇見的難處或困惑。

福音的故事(弗1:3-14)

證道:黃昭瑞傳道

面對以弗所教會的內憂外患, 保羅再次向他們 “傳福音”, 而這壯闊的福音故事, 正是問題的解答…

1.  父神的福音計划

  • Who 誰來成就? 父神, 基督, 圣靈

  • When 什么時間? 創世, 日期滿足, 直到被贖

  • How 如何成就?
    撿選 (choose), 預定 (predestine, purpose)
    賜給 (give), 充充足足給 (lavish), 同歸于一 (bring unity)

 2. 我們的回應:

  • 不要怀疑天父的愛

  • 不要忘記你的名份

  • 不要消灭圣靈的感動

愿我們在父神的福音故事中更深經歷祂的愛, 更深明白我們在基督里的名份, 也更謹慎保圣靈的工作, 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!

父神永恒的计划(弗1:15-23)

證道:黃昭瑞傳道

以弗所書是一部壯闊的救恩及教會之書, 保羅帶領我們看見天父永恆的計畫, 在基督和祂的教會中所成就的...

1. 以弗所教会

  • 保罗待得久,事奉广,有影响力

  • 外部异教林立,内部有假教师

2. 全书钥字

  • 一 ,三

  • 奥秘

  • 教会

3. 父神永恒的计划

  • 对你的恩召 (v18)—个人

  • 圣徒的基业 (v18)—信徒

  • 圣灵的大能 (v19)—教会

保罗借着以弗所书, 再次总訴了福音的故事, 和福音如何改变我们的生命, 以至我们能彼此建造, 并建立基督的身体: “教会是祂的身体, 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!”

小組討論分享

1.  以弗所教会面对内部有假教师,并处在异教神明林立的社会中,今天的经文如何帮助他们面对这样的处境?

2. 你认为上帝在那方面呼召你来事奉? 你如何借着众圣徒与教会更深活出上帝对你的呼召?   

3. 请复习以弗所书中, 保罗如何形容“教会” (1:23, 2:15,2:21,5:31-32)? 这与你对教会的看法有何差距?

誰做你的王(士師記21章)

證道:林恆生傳道

士師記對以色列的描述幾乎充滿絕望的色調, 尤其最後一章的總結更讓我們看到人的光景, 根本無法自救。

1)  人總是想要隨從自己的私慾做主 (士21:1-24)

a)  隨從私慾做主的問題 (vv.1-24)

i)     愚昧的誓言與行動 (v.1-4)

ii)   百姓的私慾與偽善 (vv.5-12)

iii)   長老的私慾與失職 (v.13-22)

b)  隨從私慾做主的結果 (vv.23-24)

2)  人總是無視耶和華作王 (士21:25)

a)  神一直作王

b)  真正的根源--人的心裡沒有神

3)  神應許的完美君王 (創 17:6;申17:14-20; 賽52-53)

a)  耶穌是帶來公義與拯救的君王 (太1:1-2:6; 來1:1-3)

b)  耶穌是完成得勝與審判的君王 (太25:31-34; 啟17:14)

4)  應用

a)  當尊主為大

b)  凡事先求神的國和義

在基督的救恩與得勝裡面, 我們可以確信即便是在最黑暗絕望的時刻, 神的信實與恩典永遠大過人的不忠與失敗。

同心建造教会(弗4:1-3, 弗4:11-13)

證道:黃昭瑞傳道

上帝呼召每一位信徒成为圣洁,長成基督的身量,而成圣的过程,就是在教会事奉的操练

1. 上帝呼召所有信徒来事奉 (4:1-3)
2. 上帝呼召特别职份的事奉 (4:11-12)

  • 成为牧人:成全,建立,直等到成长   (4:12-13)

我们蒙召就是要事奉基督,建立祂的身体,愿我们与牧者同心建造教会,得以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的身量!

信仰世俗化的哀歌(士17:1-8, 18:27-31)

證道:黃昭瑞傳道

当士师记进入尾声,我们看见不只是士师们生命黑暗的光景,以色列众民更是陷入信仰的混乱中…

信仰世俗化的警讯:

1.  当金钱主导灵性
2.  当家庭伦理错乱
3.  当信仰虚有其表

士师记中信仰世俗化的现象,是我们个人及当代教会的借镜: “你們是世上的鹽。鹽若失了味,怎能叫它再鹹呢?以後無用,不過丟在外面,被人踐踏了。” (太5:13)

※小组讨论题目:

  1. 你认为基督信仰有何 “独特性”? 请举例,这些独特性与世界价值观有何不同?

  2. 今天所提到信仰世俗化的警讯,对你有什么提醒?

  3. 请读马太福音13:1-9,耶稣如何提醒我们省察与祂的关系,不至于成为虚有其表的基督徒? 

瞎眼英雄參孙(士15:18, 16:28-30)

證道:黃昭瑞傳道

參孙是耶和华神在以色列民极其黑暗时, 所兴起的士师, 而他的死, 却也为士师时期画下了句点…

1. 參孙是谁?

  • 參孙特别的出生 (士13章)

  • 上帝灵特别的感动 (士13:25, 14:6, 14:19, 15:14)

2. 參孙的黑暗越来越大

  • 从里面的罪  

  • 情欲的试探

3. 我们的回应:

  • 留意持续求告主 (士15:8, 16:28-30)

  • 留意罪的吸引力 (约一2:16)

  • 留意平时遵守主道 (约8:31-32)

參孙的兴起是耶和华神完全的恩典, 然而參孙却一步步走向极大的黑暗中, 求主圣灵时常照亮我们心中的眼睛:持续求告主, 留意罪的影响力, 并在平时竭力遵守主道。

※小组讨论题目:

1. 从參孙的出生,兴起至死,你如何看见人的光景,上帝的作为与心意?

2. 有人说罪的三部曲就是:肉体的情欲,眼目的情欲,今生的骄傲 (约一2:16)。參孙的生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罪的黑暗?(请参考士14:3, 16:1, 16:4) 对你有什么提醒?

3. 你曾有过因着遵守主道而得着真自由的经历吗 (约8:31-32)?小组弟兄姐妹如何彼此提醒?

家庭可以是福音的基地(加拉太書 2:1-10)

證道:陳信銘牧師

一. 保羅持守福音的純正:

  1. 奉啓示向外邦人傳福音

  2. 背地裏對有名望之人說的, 惟恐現在或從前徒然奔跑

  3. 沒有勉強提多受割禮

 二. 保羅與使徒們行右手相交之禮:

  1. 確定自己所信及所傳的---有名望的沒有加增我甚麼

  2. 確定所傳的是相同的福音 ---雅各、磯法、約翰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

  3. 尊重各別的異象及負擔---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,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

  4. 去異求同---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;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

 三. 本段經文在父親節的應用:

  1. 教導孩子該堅守的道理

  2. 如何帶領家庭與有相同信仰價值的家庭交往

  3. 讓家庭成員知道如何與外面社會:去異求同

金句:加拉太書 2:9

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,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、磯法、約翰,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,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裡去,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裡去.